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天共同发布,市委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市高级人民法院等65家市级机关今年将公开遴选369名基层公务员,今日起开始报名。据悉,表现优秀但未被录用人员将纳入两年遴选储备,供市级机关今后优先选用。
录用人数比去年增9%
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介绍,此次将要遴选的369名公务员,是本市区县级及以下机关、市级机关在区县的垂直管理单位及其派出机关和其他基层机关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且在编在岗的正科级及以下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据了解,今年参加遴选的市级机关为65家,比去年的72家有所减少,但录用人数比去年增加9%。
报考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一般应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3年以上公务员工作经历,且在现单位工作两年以上。今年还首次对新录用乡镇公务员提出要求,拟录用人员必须要在乡镇机关工作5年以上。历年的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次应均为称职以上,同时还应具有与遴选职位要求相匹配的任职经历和能力水平、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及其他资格条件等。
优秀但未录用者纳入储备
一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表示,遴选人员均来自基层,业务熟、进入角色非常快。他们在一线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正是市级机关需要的,“可以说,能进入面试环节的都是优秀的基层公务员,我们都爱不释手,难以取舍。”
“每年遴选,都有不少基层公务员虽通过考试,但未被录用。”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本市首次建立了遴选人才储备库,将在遴选考评考察中表现优秀、但因职位数量限制未被选用的人员纳入储备,有效期为两年。在此期间,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根据市级机关提出的用人需求,择优推荐,经考试测评和考察等环节,确定选用符合条件的人员。一年来,共有509名未被录用者被纳入遴选人才储备库,目前各市级机关已从中选用了32人,较好地保障了市级机关及时补充人员的需求。
同时,本市还将促进市级机关与基层单位干部资源的双向互动,把公开遴选与市级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公务员考录工作相结合,在选派市级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时,主要安排到输送遴选人员较多的基层单位;在公务员考录上,针对条件艰苦、岗位特殊的区县机关职位采取倾斜政策,及时补充基层工作力量的不足。
每人限报一个职位
此次遴选分为报名和资格审查、考试测评、体检与考察、公示等工作程序。其中,考试测评分为笔试、面试和综合评价三个环节。视遴选职位需求、报名和资格审查情况,经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也可不组织笔试,采取直接面试和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测评。
笔试重点测试应试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面试重点测试面试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及其他综合能力。组织考察则要全面了解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注重考察工作实绩、作风和群众口碑。各遴选机关将综合报考者测评总成绩和考察结果,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和职位需求,择优确定。
为确保公开遴选公务员“人岗相适、职位匹配”,本市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赋予用人单位一定自主权。遴选单位可自行拟订实施方案,体现个性化需求;自行安排实施步骤,为统筹安排遴选和其他工作提供方便;自行决定测评内容,倡导干什么考什么,实施差异化命题;自行决定录用人选,在选拔任用权限内不受干预。
从今天9时至5月26日18时,报名者可由所在单位通过市公务员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填报信息,每人限报一个职位,详情可登录北京组工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查询。
新闻内存
5年共遴选921名
基层公务员
本市已连续五年开展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2010年,市发改委、市高法等10家单位拿出57个遴选职位进行试点探索,到2014年,已有72家单位的340个职位全面公开遴选,参与遴选的单位数量和提供的遴选职位逐年增加。
五年来,多个市级机关累计拿出1079个遴选职位,最终选用921人。遴选人员平均年龄31岁,其中,女性占43.8%,中共党员占87.7%,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36.5%,其中有8名博士。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占76.9%,在原单位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占38.3%。
这些遴选人员来源经历涵盖基层一线和区县机关各部门,为市级机关提供了人才支持,初步打通了基层公务员的上行通道,增强了基层机关的吸引力。
除全市统一组织公开遴选外,市高法、市检察院、市地税局、朝阳区、丰台区等垂直管理单位和区县,也参照开展了遴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公开遴选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基层公务员的普遍认可,本市公务员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