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http://ah.chinagwyw.org/)资料: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有几个月就要开始,为了帮助更多的考生积极备考,安徽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群:26121813。
节假日高速路免费引来人们对出行问题的关注。新华评论上有很多关于“节假日出行问题”的讨论,但是通常我们只是匆匆一眼,不留一点印象和启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以“节假日出行问题”为例,教大家用申论课上老师教过的方法来看新闻热点。
一、 阅读理解——对材料的宏观把握
看过“节假日出行问题”相关新闻的同学会发现,这些新闻中有的是网友、百姓们抱怨出行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新华网评>十评“黄金周”》),有的是记者对出行问题背后原因的分析(《半个中国在路上是一种节庆讽喻》),有的是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对黄河大桥免费的再追问》),有的是报道了出行中的“正能量”,有的则认为高速免费拉动了内需(《一个好政策威力有多大》)。我们发现,这些新闻材料的组织方法,恰好是申论阅读材料的组织方法:首先国家或地方出台一项促进国计民生的政策;然后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个时候有百姓、网友、专家学者等跳出来,或是抱怨问题,或是分析原因,或是提对策;紧接着会有一些正面的案例出现,来证明社会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民众的素质是需要提高的、政策的落实是需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和各个细节的、政策是需要继续执行的、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比如我们2012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的阅读材料就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文中的事例多是媒体、报纸等的报道,从地下“黑加工点”入手,谈到社会各个领域出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中间有专家学者、网友等的评论和意见,但最后话锋一转,用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等案例,宣扬社会主义道德才是主流。
这些启示我们,在看新闻热点的时候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不同材料、报道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这些材料所讨论的核心问题,站在国家高度看待这些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综合分析——主体+多角度分析法
对这些新闻热点的具体分析,可以采用申论综合分析中讲到的主体和多角度分析法。主体分析法是指理清材料中涉及到的不同主体的立场、观点。如民众、个人是既得利益者,他们的立场通常是反映诉求和问题;媒体代表的是舆论监督的立场,更侧重与分析原因;专家学者通常是建议者的立场,对于他们的观点需要辩证分析,采纳可行的建议;政府作为社会的领导者,立场通常更为宏观,兼顾的是各方的利益。就“节假日出行问题”而言,我们通过民众的抱怨能够找到具体的问题,如景区“撑死不限客”、“人为卡”、“24条高速拥堵”等;通过媒体的分析能够透视到这些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如“政策执行不理想”、“景区短视”、“交通保障设施不完善”等。
当然,有些同学擅长从经济、社会、政治等角度分析问题,这里要提示大家避免一个误区,即不能为了把问题硬性划分到某个领域而僵化了思维。通常,社会上同样的问题会反复出现,但是分析问题的视角却可以多种多样,这就是我们申论的多角度分析法。
同样是“节假日出行问题”我们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社会民生角度来说,国家出台了十一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是促进民生的好事,目的是为了缓解火车出行的压力,为民众出行提供方便,但是政策的执行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如地方的抵制、交通保障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政策惹的祸,反而证明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完善交通的管理和基础设施,确保民众出行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保障。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景区为什么“撑死不限客”,导致景区人满为患、旅游秩序混乱,乃至于游客与景区管理者发生冲突,暴露出的是景区方面的急功近利。从文化角度来说,“半个中国”在路上,让我们反思中秋节和国庆节等节庆失去了原本的初衷,只有物质的饕餮,没有精神的追思。节庆的衰落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断层,也反思文化部门在拯救节日方面的职责。
新闻热点有很多,但世界上,我们仅仅关注热点对申论备考的作用并不大,关键是如何在看新闻热点的同时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我们可以把新闻热点和申论材料结合起来,用阅读申论材料的方法看新闻热点,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评论新闻,这样才能真正锻炼思维能力。祝同学们取的好成绩!
——相关阅读——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面授辅导课程(网上报名,一步到位)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随时随地,在家听课)
【安徽硕文教育微信号:anhuihuatu】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安徽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